【科普】产褥期感染

发布时间: 2025-03-21 10:24 点击数:0

产褥期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间隔4小时测量体温,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产褥发热常由产褥感染引起,但也可由生殖道以外感染如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栓静脉炎等原因所致。

一.病因

1.诱因:正常女性阴道对外界致病因子侵入有一定防御能力。其对入侵病原体的反应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力有关。阴道有自净作用,羊水中含有抗菌物质。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会给产妇增加感染的机会。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与病原体毒力及数量之间平衡失调时,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多次宫颈检查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2.病原体种类 :正常女性阴道内寄生大量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真菌、衣原体和支原体,可分为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有些非致病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称为条件病原体,但即使是致病微生物也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致病。

二.处理与预防

处理:一旦诊断产褥感染,原则上应给予广谱、足量、有效抗菌药物,并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应积极进行感染灶的处理。

预防: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加强妊娠期卫生宣传,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症。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手术操作。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对于剖宫产手术,建议在皮肤切开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